【天天时快讯】异质结降本不及预期?这家黑马企业创始人称“已经看到了经济性爆发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曹恩惠 安徽报道
庐江,一个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南部的矿业大县,于近日开工了该县第一个光伏产业项目——“庐江县光势能10.8GW异质结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项目”。
这一总投资75亿元的项目,是今年以来公开报道中投资规模最大的异质结项目。但是,项目的主角却不是任何一家A股公司,也不是异质结赛道的已知独角兽,而是一家名叫光势能新能源的新秀企业。
(资料图)
在火热的光伏赛道,带有“新秀”、“黑马”以及“跨界”等标签的企业这两年来并不少见。而对于创办光势能新能源的赵学文而言,企业是新面孔,个人却是光伏老兵。
2020年,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宣布以17.8亿元收购宁波江北宜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实现了其在越南地区光伏电池、组件的产能布局。而赵学文正是收购标的宁波宜则的创始人之一。
从PERC赛道切换至N型异质结,赵学文思考良久。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观察异质结技术的发展趋势其实很多年了。”
此次投资的异质结电池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总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3.6GW异质结(HJT)叠层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项目,于今年6月开工;二期总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7.2GW异质结(HJT)叠层电池及组件智能制造项目。
“我们知道,光伏电池的技术进步,从铝背场第一代,PERC第二代,到TOPCon第2.5代,未来进入第3代HJT和第4代HJT+钙钛矿叠层电池。我们要选在第3代的‘量产性价比’出现的时候,提前3个季度开始开工建设,等到HJT电池的量产性价比出来的时候,我们正好投产、达产。”赵学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我其实不太喜欢称之为叠层,而是多结。我们跟很多钙钛矿企业沟通下来,认为钙钛矿技术未来一定会‘借鸡生蛋’,晶硅叠加钙钛矿则顺应这一趋势。”
在赵学文看来,30%以上效率的技术方向,最有可能量产的就是“HJT+钙钛矿”叠层了。“HJT+钙钛矿”叠层的实验室纪录现在已经做到了33.7%,而“TOPCon+钙钛矿”叠层的实验室纪录还不到30%。
事实上,近两年来,当电池技术有P型向N型转化过程中,HJT一直是热门的技术方向,并且受到资本市场热捧。但提效降本一直是该技术目前走向量产的核心,并且在2022年,该进程一度受到干扰。
相较于传统非晶硅薄膜,微晶硅薄膜透光率更优、缺陷密度更低、掺杂效率更高、导电率更高,从而获得更高的转换效率。然而,微晶工艺难点在于解决生产节拍较慢及一致性问题。 去年,头部企业与设备商携手完成了微晶技术的初步落地,并开始挑战双面微晶。
“去年,双面微晶技术并没有完全跑通,与之相关的硬件设备尚未成熟。此外,0BB、银包铜等降本技术还要经历市场验证周期。”赵学文指出,异质结整体降本趋势是符合外界预期的。
“HJT虽然整体规模要比TOPCon小一个数量级,明年出货也就是30至40GW,但该技术在明年每瓦的利润值得期待。”赵学文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已经可以看到异质结技术的经济性爆发点。
另据赵学文预计,2027年前后,“HJT+钙钛矿”叠层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