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绿牌后:油车电车陷入选择难题,但混动还有第二春
文/王新喜
乘联会取消绿牌的提议在近两个月来不断发酵。根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说法,乘联会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合并蓝、绿牌的建议,预计未来两年就将成为现实。
不久前,有网传消息透露明年中旬上海绿牌将和蓝牌合并的消息,而乘联会也又一次强调了新能源车的路权特权政策也是必然取消的,因此回归号牌合并也是未来趋势。
(相关资料图)
绿牌取消,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绿牌换蓝牌是否要补交牌照费以及油车与电车又该怎么选成为当下不少消费者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蓝绿牌合并之后,对电车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冲击,综合各方面的需求来看,取消绿牌后,很多消费者在油电选择上可能陷入困境,但混动还有第二春。
取消绿牌,部分电车用户会流入油车与混动
我们知道,绿牌政策对国内电车的增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从政策来看,国内很多城市都有限行、限号政策,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都是常年限号的。包括兰州、贵阳、杭州、成都、长春、天津、武汉、哈尔滨、济南、南昌等城市都是限号城市。
在限行城市方面,有北京、兰州、贵阳、杭州、成都、长春、天津、武汉、哈尔滨、济南、南昌、广州、西安等。
无论是限号还是限行,政策出发点都是缓解早晚高峰的交通拥堵,错开峰值交通流量,提高全市道路通行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环保要求。
买油车要摇号、要限行,在很多城市,买电车既不限行,也不限号,这无疑极大驱动了电车的销量。在限行限号的一线城市,很多人买绿牌电车就是为了不受限行的影响,通勤出行更方便。
此外是牌照的因素,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摇号或拍牌难度很大,也有部分用户是考虑到电车省钱又急着买车,电车上牌更容易,不少地方对于新能源车上牌都给予了特殊政策。
在北京,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实行不同的摇号政策,中签率相差悬殊;在上海,燃油车需要拍牌,一块车牌价格稳定在9万多元,但买电车过去是免费送绿牌,对比摇号与拍牌的难度,又有购置税减免,前后省下10多万,同时又不限行不限购,这直接成了许多消费者买绿牌车的核心驱动力。在杭州,新能源车也可以直接上牌,享受不限行的政策。
市区代步刚需的群体+限购限行+牌照因素,推动了电车销量的大爆发。这导致在部分城市,拥堵情况一如既往,甚至还加剧了。
未来基于这种市区通勤刚需的消费者依然大规模存在。但是如果油车电车同权,不限购、不限行、购置税优惠等相关政策利好不再给到电车,那些更看重市区内通勤、不限行、不限号牌照好处的消费者,对电车的兴趣可能会降低,原本属于电车的购车群体,一部分可能倒向混动、油车,他们可能就真正按照个人喜好做出购车选择。
重体验选电车,紧急用车情况多,选油车,没有私人充电桩,选混动
不过,如果要权重各方面的细分需求的话,可以有倾向性的选择。
这部分用户群体中,如果更倾向于习惯电车的体验,对安静的开车环境、动力衔接平顺性、零百加速性能,车机智能化功能、自动辅助驾驶体验有偏好,那么可以依然选择电车。
但如果更注重用车的经济性、稳定性、续航等方便出行的需求,紧急用车情况多,要确保车子随时都能开,那么油车、混动更适合。
此外,主要是市区内通勤的消费者,还需要考虑有没有私人充电桩。如果没有车位不能安装家用充电桩的消费者,买混动可能更方便。
因为没有私人充电桩这个问题很麻烦,现在公共充电桩大概有近五分之一是坏的,今后充电桩越来越多,维护起来也是个大麻烦。实际上太多人在城市里没车位,一些小区基于充电安全的担心,也不让安装私家充电桩,这就大大限制了纯电车的使用方便性和节能属性。
年均公里数高,选电车,公里数低,选油车
另外,很多人也考虑用车成本的角度买的电车。过去绿牌加持下各种购置税优惠、没有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税,购置税、牌照税、养路费等,加上上牌的特殊政策,电车性价比很高。
但绿牌取消之后,未来电车的养路费将通过里程或是电价收取,税费成本上的差异也很快会被抹平。
抹除掉绿牌带来的各种税费优惠、上牌利好之后,单纯从用车成本的角度来看,要看每年的公里数。如果低于5000公里,开油车、电车的成本差不多。
但很多普通人用车,多数是一年1年跑6000~8000公里左右,以这个标准来看,十几万的油车,像朗逸、轩逸、卡罗拉等等,车主综合油耗大概是7L/100km。92的油价大概7块6左右,1年跑8000km,一年油费大概4256元。
十几万的电车,以比亚迪秦、海豚、大众ID.3、欧拉好猫等车型来看,每年百公里电耗,一般在11到14kW·h左右。
电价要比油价便宜的多,家充,1度电也就是0.5元左右。外面的充电桩,大概1.56/度。假设家充和公共充电桩各占一半,1年8000km,电费603块钱。
也就是说光能耗的费用上,电车每年大概可以比油车省3648块钱。电车保养的项目,不管是数量还是频率都比油车少,加起来应该要省下4000元左右。
因此,单纯看用车成本,电车每年比油车还是要省个4000来块钱。如果以一年行驶2万公里,油车包括油费,保养费在内,一年的用车成本至少在1万元以上。也就是说,超过8000~1万公里以上,电车越来越划算。
从用车时长角度来看,如果达到8~10年,电车用车成本越来越低,更省钱。从能源的角度与国家战略层面的角度来看,我国石油资源比较缺乏,用煤炭炼化汽柴油成本又太高。我国煤炭比较丰富,用来发电很划算。因此,即便未来拉高电价来平衡,电车用电的成本也必然要低于油车的。尤其是拉长时间维度之后,电车要更加省钱。
注重保值性、长途需求,选油车,综合各方面需求,选混动
但是用车成本还要考虑价格、保值性因素,从定价来看,同级别的电车要比同级别的油车贵个2万左右。紧凑车型里面,纯电动车起售价14万以下的,占比相对要较低。燃油车阵营12万定价的车,同级别电车至少在14万或者以上。如果短期内换车,电车要更吃亏,因为相对燃油车,电车保值率要更低。
虽然现在的二手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有所提升,但是太多的新能源汽车厂商都对于二手车主不再对动力电池进行免费更换的服务,如此政策大大就锁死了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天花板,意味着其贬值率非常大,整体依旧高于传统油车。
而所谓新能源厂商对于动力电池的终身质保政策,限制条件非常苛刻,磕碰底盘的电池包也会影响质保政策,或者涉水不当,使用不当,太多理由搪塞。
不过,从当前燃油车清库存大降价的趋势来看,燃油车的保值性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未来保值性对消费者购车的影响越来越小。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考虑贬值与价格因素,开的时间越久,每年的公里数越长,电车就越划算。
不过,如果有经常性的长途驾驶需求的话,选择传统品牌的油车或者油电混动更合适,当前许多插电混动车型性价比已经很高,如果买纯电车,非常容易发生高速续航不足的状况。
当前部分厂家都已经把纯电续航里程标定到了最高1000公里去了,虚标情况相对普遍。目前受制于电池技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很多地区和很多国家根本不适合于推广纯电动,续航忧虑,充电烦恼当下依然无解。
在充电续航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之前,而消费者又想体验电车的驾驶感受,同时又不愿意承受续航焦虑与电量焦虑,那么插电混动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
取消绿牌之后,混动或迎来第二春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绿牌取消,纯电会遭受一波打击,只不过,电车的进化速度快,未来几年,电池续航升级、充电基础设施也会越来越完善,只不过,短期内,取消绿牌之后的1~2年,混动市场反而会迎来一波增长红利。尤其是插电混动与增程混动。
我们也看到,最近一年时间里有不少自主新能源车企以及燃油车企,都在加码插混车型的研发及投入。日本其实在纯电领域押注固态电池,当下阶段重心也在布局混动,不过日本更多是油电混动。
国内现在混动技术在快速突破,包括比亚迪秦plus把价格也打下来了。当前很多地方混动已经取消了绿牌,但是混动依然在高速增长,2022年是国内PHEV(插电混动)爆发的年份,增速达到167%,相较而言BEV(纯电)增速为85%。
从比亚迪插混销量以及理想汽车的增程混动销量节节攀升可以看出,在没有绿牌加持之后,今年混动销量依然在高速增长,混动的春天还在。一旦取消绿牌,油车是否增长很难说,但混动可能增长要更加强劲。
毕竟动力电池当下还受性能和成本约束,纯电在十几万元的车型价格段,产品性能与成本控制难以平衡;当下新能源车的基建配套仍不完善,插电或增程混动仍是不少家庭在经济性、便利性等多个维度考量下的平衡选项。
根据长江证券预计,到2025年国内混动车型年销量或将超过635万辆,市场空间巨大。
结合当下的现实(电池技术还没有大的突破)的情况下,无论是作为向电动化转型的过渡选择还是在电动车续航及安全压力之下燃油车的平替,混动的市场可能在绿牌取消后,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不过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电车的进步会非常大,包括电池技术的升级以及智能化升级、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2~3年后,可能综合各方面,买电车的综合性价比会越来越高,只不过,在当下,如果取消绿牌,市场还会经历一波震荡,消费者的选择依然会比较多样化,而插混可能还有一波红利期,第二春或许也将到来。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作者微信公众号:智能新连接
标签:
- 01 深蓝S7上市,14.99万元起,轴距为2900mm|全球报道
- 02 huobpool_huobi pro官网
- 03 苹果手机明明开机打进来却说关机
- 04 恒辉安防: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5亿元|当前速递
- 05 环球观点:曝MG印度公司被强行低价收购 上汽集团澄清:不实报道
- 06 脱氧剂20型和30型区别_脱氧剂和干燥剂的区别
- 07 天天微动态丨嘉应制药:子公司独家品种接骨七厘片拟中选中成药集采
- 08 全球快看点丨又一“创新”被禁?盲目跟风特斯拉的车企,是时候醒醒了!
- 09 全球讯息:湖南湘潭2023年初级会计考试资格审核为考后网上公示方式
- 010 每日消息!“正青春 不“毒”行”——大慈岩镇组织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进校园活动